审测占梦
中国历史上的占梦家,最为著称的,要算是三国魏的周宣和晋代的索了。这两个人,正史都专门为他们立了传记,介绍他们占梦的神验。周宣占梦,号称“十中八九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周宣传》),被陈寿评为“玄妙之殊巧,非常之绝技”;索的成功率似乎更高,史称“凡所占梦,莫不中验”(《晋书·艺术列传·索传》)。记载不免有夸张,但是,总是占而有验的相当多,才能名噪一时。一个人占了许多梦,中了一两个,我们可以说他碰巧说中了。但占了许多梦,大多数说中了,就不能用“碰巧”两个字去评价了。那么,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诀呢?
聪明的占梦家,都不会临占去翻梦书。《晋书》在介绍了索的八个占例以后,说了这样一个故事:敦煌太守阴澹看见索占梦非常灵,以为他一定掌握了一本神奇的梦书,就向他要。索回答说:自己年轻时在京师入太学,曾向一个“无所不知”的父老问占梦之术,学到手以后,每次占梦,“审测而说,实无书也”。他说到那位父老时,特别声明此人“匿姓名”,于是一下子把他占梦术来源的线索给掐断了,只留下“审测而说”四个字,颇能使后人深思。审,是详尽,仔细地了解情况的意思;测,则指猜度、猜想、或见索占梦,并不是说到哪里是哪里的,他有一个前提,即先要详细了解梦者的有关情况,有了这个底,他的推想、预测才能到位或基本到位。梦者如果是熟悉的人那比较好办,如果是素昧平生的人,那就要千万百计通过各方面的谈话,以掌握梦者的情况。这就是“审测而说”的含义。我们知道,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在释梦时重视和梦者的谈话,弗洛伊德用“自由联想法”引导梦者谈出与梦象有关的心理活动,借以找到释梦的钥匙。索的占梦,在“审测而说”的“审”字上,恐怕与之有共同之处。可惜的是,史传在介绍他占梦时,这些情节都忽略了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,除了梦象的简单叙述,就只是孤零零的占断,完全看不出是“审”了哪些情况才“测”出这个结果来的。
“测”,是预测。梦与梦不同。但有些梦不管怎么“审”,占梦不可能完全是科学的预测,总有一定“蒙”的成分在内。像《索传》的八个占例,有三个梦,梦者是他本家,他对梦者情况自然是一清二楚的。但索充梦见“虏脱上衣”,索用测字法和阴阳换码法预测他的妻子要生男孩,大前提当然是了解他妻子已经怀孕,而预测的结果准还是不准,其机会是一半对一半的。后来索充的妻子正好生了个男孩,应该说还是索运气好,给他“蒙”对了。有些梦,如果“审”的工夫做够,预测的准确性可以高一些。如索充梦天上有二棺落于前,索凭着对本家的了解,当然知道他的社会关系和活动走向,比较容易判断京师将会有人举荐他做个一官半职半事。梦者原先对梦象肯定抱有恐惧心理或厌恶情绪,即一般人也都会认为是凶兆,此时,索别出蹊径用谐音测字法把梦释为反梦,梦者豁然开朗,效果自然出奇地好。这次占梦,难点不在“审测”而在巧于立“说”。至于张宅梦“走马上山”和黄平梦“舍中马舞”,索预测准确,我们不知道他具体是怎么“审”的。想起来,张宅既然后来因谋反而伏诛,那他在性格、言行中必定已先有某些端倪已经外露,为索所捕捉到,因而敏感地觉察到此人不稳实,所以才做出“三年后必有大祸”的占断。黄平梦占完了还不急于回家,看来是索座上的常来客,那么索自然也可能去过黄平家。古代有个“曲突徙薪”的故事,是说客人看到主人家中烟囱太直,柴堆得离灶太近,认为容易引发火灾,就提出了“曲突(烟囱)徙薪”的建议。主人不采纳,后来果然失火了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也说:“百寻之屋,以突隙之烟焚”。可见火灾确与某些不安全因素有关,是不是索先已观察到黄平舍中有隐患的苗子存在,因而占断他的梦是火起的预兆呢?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。但索既然说他占梦是“审测而说”,
审测占梦
那么他的占断不会毫无根据,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。
张宅骑马之梦和黄平见马之梦,索都用八卦换码法把“马”转变为“火”,这是他对“审测而说”的需要。但也可见索说自己的“实无书也”,是一句真话。因为根据梦书,梦中骑马或梦中见马都不是凶兆。《敦煌遗书》伯3908《新集周公解梦》有这样的条文:
梦见牛马者,有大吉。
梦见骑马者,远信来。
看来索确实不是凭梦书为人占梦的。他成功的秘诀,就是在“审测”上用功夫。
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周宣等撰的《占梦书》一卷,不知是不是后人假托周宣之名编的。因为周宣自己占梦,每次都因人因事因时而异,绝不死搬书本,硬抠条文。
周宣享有盛名,主要靠的还是“审测而说”。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魏文帝黄初二年,他为魏文帝曹丕占的两个梦。当时他入出宫禁,信息灵通。对宫闱秘闻颇有所闻。曹丕即位之前,与胞弟曹植久有立嗣之争,曹丕得位之后,还忌曹植之才,这是众所共知的。曹丕将曹植的党羽丁仪、丁廙诛杀,矛头对准曹植,这也是人所共见的。正在此时,曹植酒醉,悖慢劫胁曹丕派去的使者,为有司所劾。曹丕很想趁机有个大动作。可是曹植是卞太后宠爱的儿子,曹丕碍于母后之面,只得把曹植贬为安乡侯了事。
就在这个阶段,曹丕做了个梦,梦见自己用手摩钱上的纹,想把纹摩去,却越摩越明。他就把这梦告诉周宣,问他有什么说道。周宣是何等机灵的人,对曹丕当时的心理动态了如指掌,故意怅然不答。曹丕重又问了一遍,周宣这才一语道破他的心事说:“这是陛下的家事,虽然本意想这样,而太后不听,所以钱纹摩灭不了,反而更明了。”周宣释这个梦,完全从实际出发,针对梦者的心理,说得梦者不能不服。曹丕还有一个梦,也被周宣说中了。黄初二年(221)是曹丕登基的第二年,做了皇帝,自然要立皇后。他早年宠幸的甄氏,因渐近中年,未免色衰失宠,所以曹丕将她留在邺城,没有带到新京洛阳来。曹丕身边的郭贵妃,此时最得宠爱,他有意立她为后。在这样的情势下,甄氏深深感到失落,她本以贤惠见称,此时也不免口出怨言了。曹丕听说,为之大怒。这些宫廷秘闻,在魏朝上层贵族集团内部其实已不是什么秘密了。六月的某一天,曹丕问周宣一个梦:“我昨夜梦见一股青气,从地升起直上至天,是什么意思?”周宣占梦说:“青气从地升天,象征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。”这句回答,一下子触动了曹丕的内心隐私。原来他日前刚派了一个使者,持玺书到邺城去赐甄氏死。听了周宣的话,曹丕顿时起了懊悔的心,连忙再派人去追使者,哪里还来得及,甄氏已经奉诏自杀,香销玉殒了。曹丕派使者去赐甄氏死,这事周宣不可能知道。但当时甄氏的命运不佳,他是已经看出来了。占这个梦,也有点“蒙”也没有“蒙”。而结果却是十分准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二记城东诸寺以后,介绍了一个“意思深长,善于解梦”的杨元慎,说北魏时人把他比作周宣。这杨元慎又是怎样占梦的呢?《洛阳伽蓝记》说:元慎解梦,义出万途,随意会情,皆有神验。“义出万途,随意会情”,也是“审测而说”的意思,都是指的了解梦者实际情况,善于分析梦者心理。只有这样释梦,才能把梦释得更圆滑,更有针对性,也才能收到“神验”的效果。
@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@
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以上内容,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。